江苏淮安农商银行官网欢迎您浏览!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银行新闻>详细页面

淮安农商行:推进普惠金融 践行社会责任

来源: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6日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17-07-06
 

       近年来,淮安农商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充分发挥一级法人机制优势,秉承“心服务,新未来”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淮安经济的发展提供“本土化、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5月末,淮安农商行各项存款余额310.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3.19亿元。在全辖设有营业网点94家,其中城区网点38家,乡镇网点56家,ATM机296台、自助服务终端94台、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518个。2016年度纳税1.32亿元。


推进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坚持服务“三农”,夯实支农基础。一是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在各乡镇继续扎实推进基于“扩大覆盖面、提高精准度、确保真实性、增强灵活性、改善体验度”为方向的“阳光信贷”工作,并大力推广“高额度、低利率、长期限、低门槛”的“全家福”贷款产品,旨在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全家福”贷款推广以来,已用信127户570万元。此外,积极支持农民创业,为农村居民量身定做了“农民创业贷款”。截至5月末,共计发放农民创业贷款5024.62万元,解决了215户农民的创业需求。每年提前做好辖内扶贫贷款组织工作,深入开展金融扶贫。今年以来已累计投放扶贫贷款5430万元。二是积极响应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发展壮大镇村集体经济,该行始终将涉农贷款投放作为支农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截至2017年5月末,涉农贷款余额86.5亿元,较年初增长11.86%。累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14户2.7亿元、家庭农场贷款139户1676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377户4478万元。通过延伸重要农业企业产业链,做优“公司+农户”产业链融资,累计向天参饲料发放产业链融资贷款7.73亿元,惠及农户258户。三是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渠道。该行为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与设备,积极将金融服务便民到村,为农户提供小额取款、转账、便民缴费等基础性便利,真正让农户享受到“不出村、无风险、高效率”的现代金融服务。今年前5个月,累计通过金融服务站办理业务31.2万笔,金额5.32亿元,惠及农户近83万人次。

       贴近市场需求,策应消费升级。一是加大住房按揭贷款投放力度。该行积极支持居民自住和农民进城购房,2016年至今,累放住房按揭贷款35.5亿元,为9086户居民解决住房需求,其中农村居民占57.6%。二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持政府“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要求,该行对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信贷规模,向辖内农村水利管网建设改造项目投放贷款2.52亿元,向市经济适用房建设提供2.7亿元信贷支持。三是支持居民消费金融领域发展。该行在消费金融产品上积极发力并大力向乡镇拓展,安排网点专职办理车贷,对前来办理业务的农村居民实行优先审批,着力解决农村居民购车难问题,目前与全市7家大型汽车4S店开展合作,2014年至今,累放749笔1.12亿元汽车贷款,其中向农村居民投放近3000万元。

       支持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近年来,淮安农商行紧紧围绕银监会加强实体经济服务方面的要求,全力为辖内小微企业和重大项目“输血”。一是助力扶持小微。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小微企业经营普遍陷入困境,该行与市工商联合作,为小微企业发放“淮商易贷”应急过桥贷款3.07亿元,有力的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难问题,避免了部分质地较好的小微企业在经济下行期因银行抽贷、断贷导致的停破产现象发生。二是主动对接重大项目。该行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落实省委“将淮安建设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积极策应市重点开发、扶持项目和企业。截至目前,已对接中央厨房项目、高铁商务区建设等重大项目22个,共计发放贷款20.1亿元。


维护客户权益,提升客户体验

       建立“消保”长效机制。该行成立有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列为与业务经营并重的工作常抓不懈。在具体推进中,以“防范侵权管理、增强效能建设”为主要思路,逐步实现从被动维护到主动保护的转变。针对客户投诉,始终坚持“客户优先、积极化解”原则,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延时问责制”要求,确保客户反映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回复处理。今年以来,该行共受理投诉6件,均得到妥善处理。

       提高服务客户能力。一是推进网点升级改造,提高客户体验。近年来,该行各网点的建设与硬件标准逐步规范统一,功能设计逐渐优化。2016年至今,在部分重要社区附近、城郊新开5家营业网点,进一步扩大了网点服务覆盖面。2017年3月18日,该行首家智慧银行网点――大学城分理处隆重开业,该分理处将传统银行服务与智能科技相结合,为客户打造智能、时尚、人性化的全新体验。二是优化电子银行渠道。为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该行已构建包括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等渠道。截至2017年5月末,该行布设自助银行服务区102个,自助设备383台,其中:取款机116台、存取款一体机173台、多媒体查询机94台。电子银行业务随着渠道的优化,交易额也迅猛增加,前5个月累计交易88.32万笔,金额414.74亿元。


热心社会事业,积极投身公益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该行于2015年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志愿者人数已近400人。去年以来,服务队累计开展文明交通执勤、高考爱心助考、春节车站迎农民工、新春进社区宣传等各类公益活动30次,参与志愿者近120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近200小时。此外,为配合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树立人人参与创建、争当文明市民的良好模范带头作用,今年来先后组织4个批次共60名员工利用周末及节日,持续开展“环境整治,从你我做起”活动,为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开展社会帮扶保障。该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深入开展“三进三帮”。与清新花苑社区结对帮建,帮助社区召开党建共建联席会议3次,协调帮建社区物款计2.5 万元。组织4050人员11人次开展就业培训,有4人重新就业。春节、中秋节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帮扶家庭,开展送钱、送物、送温暖活动,全年帮扶钱物折合人民币达66760元。2016年10月,该行向扶贫帮扶对象淮阴区吴集镇新园村捐赠一台价值10万元的联合收割机。2017年2月,与淮安市地税局共青团向淮阴区南陈集小桥希望小学捐赠壹万元图书资料,5月为淮安市淮商慈善基金会的创立捐款20万元。截至5月末,已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近110万元,直接资助贫困人员18人。

       下一步,淮安农商行仍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态势,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守住经营底线,主动迎接挑战,努力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朱子月)


                                                                                             此文刊于2017年7月6日《新华日报》10版